4月29日下午,东北林业大学海南国际学院、奥林学院院长刘志明、副院长马锐率队一行四人调研三亚崖州湾科技城,此次调研聚焦“研学谷科研平台共建”“研究生培养体系搭建”及“管理模式创新”三大核心议题,与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围绕海南专项研究生招生与培养、科研资源共享、跨校协同机制等展开座谈,旨在借鉴崖州湾“五共融汇”经验,推动东林海南国际学院、奥林学院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与自贸港战略深度衔接。




聚焦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。座谈会上,科技城教育合作促进部部长张庆硕系统介绍设备设施共建、科研平台共享、重大项目共研、研究生共育、管理共商的“五共融汇”运行模式,通过“实验室联盟”整合13所高校资源,2024年支撑47项联合课题,设备利用率提升70%。例如,中国农业大学的分子育种仪向南京农业大学开放,推动水稻抗病性研究取得突破。
张庆硕补充道:“为促进跨校协同,科技城设立‘共享课程基金’,2024年已开设69门跨校课程,选课超2000人次。同时推行‘0.5+3’弹性学制,在国家已有补助基础上,科技城对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每月在琼满15天可分别获800元、1200元补助,跨校课程学分实现互认。”




刘志明院长结合东林需求提出合作方向:“陵水试验区计划搭建‘热带雨林生态监测站’,完善生态研究链条。但目前跨校区课题对接效率仍需提升,希望借鉴科技城的弹性学制与课程共享机制,在开设通识课程、专业课程,特色课程上,崖州与陵水试验区互动,推动线上线下课程,科研平台仪器试样测试共享,共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水平。”科技城科研部负责人回应:“双方可在林下经济与立体种植领域深化合作,探索科研成果转化路径。东林的热带林木种质数据接入崖州湾资源库后,将为跨学科研究提供重要支撑。”
研学谷实地考察科研平台与配套设施。在科技城管理局教育合作促进部部长周肖雅陪同下,东林海院一行走进崖州湾研学谷。科技城科技研发部王卫中介绍,实验室内科研人员通过分子育种技术优化热带作物样本。并向刘院长详细介绍设备共享机制:“我们已建成33家省部级平台、6家国家级实验室,覆盖南繁种业与深海科技领域。2024年海南专项研究生招生规模达1809人,其中博士476名,形成‘实验室-高校-企业’联动的闭环培养链。”
随后,东林海院走访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实验室,实地查看高通量基因测序仪、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设备。东林海院副院长马锐表示:“中农的种质资源库管理模式值得借鉴,未来东林可将热带林木种质数据纳入共享体系。”






体验共享设施。在共享健身房、会堂和图书馆,东林代表体验设施使用。健身房配备智能体测仪和全天候自助预约系统,图书馆实现与13所高校的电子资源互通,集约化设施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办学成本。
崖州湾科技城的调研,将为东林专享楼内部规划设计、管理运行提供参考,也为未来深化合作、研究生联合培养提供机遇。”(文、图:薛雨杭)